中外人士齊聚紀念館舉行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
昨晚,紀念館祭場,一柱柱燭光在冬夜的細雨中搖曳。中外各界人士齊聚這里,舉行2023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緬懷86年前慘遭侵華日軍殺戮的30萬遇難同胞,祈愿世界和平。
歌唱和平中外紫金草合唱團共努力
“不屈的紫金草啊,凄風苦雨中生長,向著天空昂著頭顱,對著太陽,頑強歌唱……”南京紫金草藝術團童聲合唱團的60多個孩子唱響原創(chuàng)歌曲《紫金草向陽生長》,歌聲里帶來無盡哀思,又帶著堅強與期盼,在寒夜中直抵內心。
日本紫金草合唱團名譽顧問大門高子聽后非常感動。她回想起2001年春天帶領200多位日本紫金草合唱團成員來到南京青春劇場演出,合唱《紫金草的故事》時的情景。“這些年,我們一直帶著對南京大屠殺受害者謝罪的心理,從心靈深處唱歌。我聽到南京紫金草藝術團的孩子們演唱,雖然年齡跟我們差了好幾代人,但是祈愿和平的心聲是一樣的。我們由衷希望在日本能聽到南京孩子這么無邪的聲音?!彼M茉俅谓M織合唱團來到南京演唱。
傳播和平各行各業(yè)接力講述
1937年寒冬,美籍人士約翰·馬吉用一臺16毫米攝影機記錄下日軍暴行。二戰(zhàn)結束后,他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作證。昨晚,他的孫子弗雷德里克·馬吉來到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現(xiàn)場。他說,“我的祖父在南京度過了大半生,他深愛著南京城。多年過去,我也得以有機會來到南京看一看!現(xiàn)在我的心與南京人民、與中國人民的心聯(lián)結在一起。我會用我的余生繼續(xù)講述南京的歷史?!?/p>
“只要活著就一直作證”,這句話南京大屠殺幸存者馬秀英生前一直念叨著。去年,她的曾孫女馬雯倩成為首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她說:“我定會緊握捍衛(wèi)歷史真相的接力棒。”截至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僅剩38位。見證者漸漸凋零。幸存者健康呵護服務隊、江蘇省人民醫(yī)院醫(yī)護代表王梓皓說:“我深知守護幸存者就是守護這段歷史,傳承醫(yī)者仁心就是傳承歷史記憶!”
86年前,德國友人約翰·拉貝被任命為南京安全區(qū)國際委員會主席,他和其他中外人士一道,保護了25萬多難民。為了傳播他的大愛,南大師生近年來設立“拉貝日記與和平城市”國際云科考項目,他們制作課件、走進課堂。學生代表雷乾昊表示,要傳播歷史,“為守護和平與正義奉獻自己的一份力?!边€有已經(jīng)72歲的紫金草志愿者蔣陵業(yè),將自己的退休時間奉獻出來,在紀念館一線為觀眾服務,她說:“這是志愿精神的接力,也是守護歷史的接力?!?/p>
珍愛和平離不開每個人呵護
和平的力量猶如點點燭光,微光成炬,積少成多。在紀念館和平廣場,紫金草女孩手捧發(fā)光燈箱,緩緩走向和平廣場。道路旁的60多個孩子守護著。發(fā)光燈箱從一個孩子傳遞給一個外籍人士,再傳遞給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葛道榮的重孫女葛芊影……燈箱最終被傳遞到和平廣場,放置于和平女神像下。瞬間,四束象征和平之光的紫色燈柱從和平女神像四角直射天空,寓意和平之路需要每個人守護。
對死難者最好的緬懷是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
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紀念館館長周峰在致辭中說:“對死難者最好的緬懷,就是把他們生前希望的美好生活變成現(xiàn)實,把珍愛和平的理念化作實際行動,讓歷史的悲劇永遠不再重演。最真的情懷是傳承,最好的紀念是前行,最終的目的是為了開創(chuàng)更好的未來?!?/p>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后代代表、國際友人后代代表、日本民間友好人士、特殊貢獻及記憶傳承人代表、專家學者及智庫代表,以及熱愛和平的海內外各界人士等一同參加了當晚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