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搜索表單

7月即將過去

這一個月

我們趕赴山西為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者駢煥英老人祝壽

南外學子“行前一課”廣受關(guān)注

七七事變83周年引發(fā)情感共鳴

疫情防控期間

展廳中的觀眾留言區(qū)暫時關(guān)閉

許多人在網(wǎng)上

寫下內(nèi)心最真實的感受

感謝你們的這份家國情懷

“祝愿老人健康長壽,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7月11日是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者駢煥英92歲的生日

我館工作人員專程趕赴山西沁縣暖泉村

為老人準備了生日蛋糕

愿她健康長壽

7月初

我們悲痛地獲悉:

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者劉蓉芳去世

上個月我們剛剛探訪了老人

這一別竟成為永別

親歷者們正在老去

但她們揭開傷疤、直面苦難的勇氣

激勵了無數(shù)網(wǎng)友

祝愿在世的老人們健康長壽

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和平使者,任重道遠”

在7月7日這個特殊的日子里

由紀念館會同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運營的“紫金草工作室”學習強國號上線

我們將通過學習強國號

傳遞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的聲音

7月7日

來自南京外國語學校的40名高三應(yīng)屆畢業(yè)生

在即將奔赴世界各地讀大學前

來館參加紫金草國際和平學校

“這是一場很有感號力的活動”

“歷史記憶需要傳承”……

網(wǎng)友紛紛點贊“行前一課”

“希望能在生日那天來,度過有意義的生日”

“看到雕塑眼淚就在眼眶里打轉(zhuǎn)”

“給孩子們上了重要的歷史課”

“暑假帶孩子去了,淚流不止”

……

不同的觀眾

多樣的表達

傳達的卻是我們共同的心聲

一位中學生在參觀紀念館后,給我們寫了一封信:

這座城市有多美麗,人們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就有多大。我無法想象,南京城遍布著同胞們的尸體……希望以后我也可以來到南京的大學,繼續(xù)學習這段歷史,如您們一樣,為死難者發(fā)聲。

“足不出戶,云游紀念館”

6月

我們繼續(xù)推出“云游紀念館”視頻系列

講述幸存者夏淑琴的悲慘遭遇

介紹我館史料陳列廳序廳、幻影成像裝置,以及坐落在集會廣場的和平大鐘

同時

我們推出全新視頻系列“文物說”

講述我館重要文物背后的故事

“云游紀念館”第一季已經(jīng)全部完結(jié)

第二季將更多側(cè)重紀念館重要展陳及標志性建筑物

敬請期待

審校 | 李凌 趙伊漢 俞月花

編輯 | 潘琳娜

簽發(fā) | 凌曦


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