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jì)念館

搜索表單

  柏林時間7月4日上午,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燕文,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勇,以及江蘇省文化代表團、歌劇《拉貝日記》劇組代表,懷著感恩之心,前往拜謁約翰·拉貝先生墓地。約翰·拉貝的孫子托馬·拉貝先生以及拉貝研究會人士一同前往。我館副館長凌曦也參加了憑吊。
 
 
 
  對約翰·拉貝等外國友人的人道精神和無畏義舉,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1950年1月拉貝逝世后,他的親人將他安葬在柏林西郊的威廉皇帝紀(jì)念教堂墓園。因德國方面對墓地使用有期限,到1985年,拉貝墓地占用時限已逾期。
  1997年1月,拉貝的外孫女萊茵哈特夫人讓兒子取回了拉貝的墓碑放置在自家的車庫中。此后,拉貝的孫子托馬斯·拉貝向中國駐德國大使館表示,希望能續(xù)租拉貝墓地,重修拉貝墓園。南京市政府得到消息后十分重視,決定給予必要的支持。
  2013年10月,拉貝紀(jì)念墓園修建完成。當(dāng)年12月11日在拉貝紀(jì)念墓園舉行了紀(jì)念儀式。如今,拉貝墓地被南京帶來的竹子、梅花、菊花圍繞,墓碑上是南京的雨花石。墓地外遠遠傳來車流聲,歷史滾滾向前,拉貝先生與南京的愛將一直續(xù)寫......
  陳勇部長主持儀式。陳勇部長說:
 
 
  “歌劇《拉貝日記》用藝術(shù)語言講述這個真實的故事。昨天,歌劇《拉貝日記》巡演版在柏林的國家大劇院成功首演。今天,我們聚集在這里,就是為了再次向約翰·拉貝致敬,表達中國人民反對戰(zhàn)爭,熱愛和平,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望?!?/div>
  歌劇《拉貝日記》作曲者唐建平先生在發(fā)言中表示:
 
 
  “歷史題材的藝術(shù)作品,源于歷史但又應(yīng)當(dāng)超越歷史。歌劇《拉貝日記》的音樂創(chuàng)作就是遵循這樣的藝術(shù)理念。
  昨天的首演跨越了時空,穿越了硝煙,這位讓人無限緬懷的德國好人,他像一支照亮暗夜的燭火,給那個黑暗的歷史,帶來勇氣與正義的微光?!?/div>
  約翰·拉貝的孫子托馬斯·拉貝先生、拉貝研究會的理事里迪克先生和弗里德曼先生也應(yīng)邀來到了現(xiàn)場。
 
 
副館長凌曦(左) 托馬斯·拉貝(中) 館員吳毅(右)
 
 
永遠緬懷這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審校 | 李凌 趙伊漢 俞月花
  編輯 | 潘琳娜
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jì)念館